我们不是特训学校。我们把心理学和教育学相结合,没有高压和体罚,转化效果显著。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园地 > 教育专题 > 奢侈浪费

浅谈小学生奢侈浪费原因、危害及对策

浅谈小学生奢侈浪费原因、危害及对策

  目前,小学生中奢侈浪费的现象日益严重。有的人穿衣服总要穿名牌且喜欢互相攀比;有的人喜欢漂亮、高档的文具盒,常常是原来的文具盒还好好的就被丢弃了;有的人早点买多了吃不下便随手扔进垃圾桶内;有的人过生日邀请同学聚会;甚至有的人作业花钱请人代做……这些学生只知花父母的钱,完全不知父母的辛劳。这种种现象所形成的暗流,正悄悄地改变着孩子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这不能不令我们教育工作者感到深深的忧虑。

  一、 追溯原因

  为什么会在小学生中掀起这股竞奢侈、比阔绰的波澜呢?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四点。

  1、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社会上追求高档次消费热形成的攀比风,吹进了小学校园,产生了误导。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也出现了不切实际、不合时宜的超前消费风,给思想品德尚未定型的青少年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青少年学生富于幻想,不满现状,这时,如果缺乏正确的、有力的思想引导,便会片面地比吃、比喝、比穿、比玩、比派头,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2、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对小学生道德规范方面的教育存在弊端。目前,学校德育成人化的说教太多,而联系社会实际,切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育太少,特别是在道德规范方面缺乏生动形象的具体指导。这也是学生奢侈浪费成风的主要原因之一。

  3、家庭教育的失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身子女,是六个人围着转的“小太阳”、“小皇帝”。作为老一辈,他们希望孩子再也不要受他们小时候那样的苦,而作为新一代的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他们希望孩子各方面都能出类拔萃。他们花在子女身上的吃、穿、玩费用越来越多,几乎是有求必应。特别是有些经商的父母,还怂恿孩子花钱,崇尚“今日能花钱,将来才能挣大钱”。一些非富裕家庭的孩子,在这种风气的诱惑下,花起父母的钱,一点也不觉得心疼。

  4、学生的自控力差、虚荣性强。当周围的孩子吃零食或买一些漂亮的玩具等物品时,一次、两次还可以控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周围人群范围的扩大,他就会忍不住也想踏入这个圈内,最后成为经常向父母提要求的“小赖皮”。

  二、 不利影响

  在经济社会的今天,小学生的这种奢侈浪费至少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1、分散精力,影响孩子的学习;

  2、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

  3、养成并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及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

  4、孩子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走进误区,发展下去将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孩子的这种奢侈浪费现象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任其自然,更不能盲目迁就,助其发展,而应该加强对孩子进行健康的审美教育,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三、正确引导

  1、提高审美情趣,端正消费行为。孩子对美的认识往往受父母的影响,甚至将父母的穿着打扮作为效仿的对象。如果妈妈说:“女儿穿这件红色衣服真漂亮!”那么孩子就认为穿这件衣服很美,天天穿着不肯换。孩子追求名牌效应的心理,除受社会上高消费的影响外,也与有些家长自身的审美观、消费观有关。他们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给孩子买高档衣服,甚至买金项链、金手镯,这是应该的,甚至以此炫耀自家的身份、地位或富有,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的父母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在别的孩子面前“不掉价”。殊不知,这些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是一种误导。如果父母的审美情趣低下,以新奇时髦、穿金戴银、穿名牌服饰为美,那么孩子当然就会无师自通,上行下效了。

  2、强化正面教育,发挥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经常利用领袖人物、知名人士勤俭节约的故事来感化学生。如给学生讲一代伟人毛泽东,当了国家主席,还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劳动人民本色的故事:以我们的父辈,为了使全国人民国殇幸福生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经历来教育学生;还可以讲一些有作为的企业家,如美国亿万富翁洛克菲勒,坐普通火车到各地检查工作,对儿女的零花钱给予限制的故事。

  3、举办有益活动,引导正确消费。在学生中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引导他们勤俭节约。如可以在学校或班级设立“红领巾小银行”,有意识引导学生将零花钱和压岁钱存到银行里。学校开展献爱心义卖活动,帮助身边生活贫困的学生,指导学生做有意义的事。当然,教师平时更应率先垂范,平时穿着朴素大方,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学有目标,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4、挖掘学生优点,启发自我教育。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善于认真、细心捕捉学生的闪光思想和行为,启发自我教育。利用班队会课、思品课,紧密结合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道理、辨别是非。这样,运用学生中的典型事例,通过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的自我教育过程,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提高自己。

  5、利用课外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工厂、农村去走访、参观;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和春游、秋游等活动,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把他们从狭隘的追求消费圈里引向美好而广阔的天地,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同时使学生懂得我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科技、教育、文化、经济相对落后,还需要我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建设祖国美好的未来。

  6、健全规章制度,制约不当行为。《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行为规范》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起着制约规范的作用。学校应当重视这方面的规定,在班级中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对于个别严重滥花钱、乱消费、用钱不节制、屡教不改的学生,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做检查,用集体的力量来控制他们的乱消费行为。同时大力宣传、表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人和事,使这些偏离轨道行事的学生自觉接受校规的约束。

  7、密切三方联系,健全教育。要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呼吁全社会关心下一代。要注重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的课程与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建立家校互访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进行家访,保持家校联系。定期交流思想品德教育的经验,从而取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立体”教育,营造一个培养儿童和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的社会氛围。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以来,节约资源已经成为当前一个热门话题。建立节约型社会,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工程,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更要担负起使节约成为我们祖国的未来年轻一代生活准则和行为习惯的重任。

 

在线咨询

QQ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二维码扫一扫